小学数学教案

时间:2024-06-11 20:23:11
【必备】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编6篇

【必备】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编6篇

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,常常需要准备教案,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,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。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6篇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小学数学教案 篇1

【教学内容】

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(人教版)《数学》第七册“长方形面积的计算”。

【教材分析】

“长方形面积的计算”是在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。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会用面积单位六接录面积的摹础上进行教学的。它是学生学习其他平面图形而积计算的基础。教材注重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。找出长方形面积与边长的关系。让学生自己总结面积计算公式。这样安排。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。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。因此。如何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与如何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。成为本节课的重点。

【学情分析】

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。己经学习了面积的概念及常用的面积单位。并且会用面积单位直接I.m.平而图形的面积。但用这种方法比较麻烦。而且有时会行不通。这些都引起了学生的思考。因此。

他们迫切需要探求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。那么如何去探求—即学生体验、经历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就是本节课的难点。

【教学目标】

1.知识与技能:理解并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。并能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。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和操作能力。

2.过程与方法:让学生以独立思考、合作探讨、动手操作等形式经历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。

3.情感与态度: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及科学探究精神。

【教学准备】

教具:多媒体课件、每组一个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。

学具:分组实验单、每生10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及一张无格长方形彩纸(长、宽均为整厘米数)。

【教学过程】

一、创设情景。激趣导入1.游戏:看谁涂得快。

准备:每组一个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。

规则:(1)每小组可以任选一正方形为其涂色。

(2)以先涂完色的为胜。

2.学生操作完后。问:

你们获胜的秘密是什么?或问:你们组为什么选涂小正方形?

总结出:图形的而积也有大小之分。

那么。怎样知道一个图形的具体面积呢(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:长方形面积的计算)?

【设计意图】:利用儿童的好胜心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。拉近师生关系。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。使学生觉得数学处处都在,体验数学的魅力。

二、动手操作。探索新知1.独立思考。猜测设疑:

(1)下面长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?你能验证一下吗(出示学具中的长方形彩纸)?

(学生可能用I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去录。也可能直接估计,这些都是可以的。)(2)出示学校长方形花坛的平面图。问:要知道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有多大。你有什么好办法吗(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办法)?

是否有一个更简捷的度最方法呢?让我们一起来寻找吧。

【设计意图】:允许学生‘。猜测”是新课标的要求,也是学生经历探索过程的必由之路。

2.小组合作。操作初探:

(拼摆:让学生用准备好的而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摆长方形。用几个拼都可以。并完成分组实验单。

(2)讨论:观察实验单。你们能发现什么?

(3)交流:分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。通过交流。学生的发现可能有:

①每行摆的个数与长方形长边的厘米数相等;②摆的行数与长方形宽边的厘米数相等;③所用的小正方形的总个数与长方形面积的平方厘米数相等。

3.验证总结:

(出示图形:你能准确说出下面长方形的面积吗?为什么(每格1平方厘米)?

(2)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实际验证。

(3)出示“猜测设疑”中的长方形彩纸:

问:要知道这个长方形的准确面积。需要什么条件?

学生实际测量并求出面积。

(4)归纳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:

长方形的面积=长X宽(板书)

【设计意图】:动手操作永远是解疑的良方。只有放开学生的手脚,才能解放他们的思维,而且通过拼摆、观察、交流,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。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又一次得到锻炼。

三、分层练习。实践应用

1.基本练习:

(1)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:

(2)一台电视机外壳的一个面长是44厘米。宽是34厘米。

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?

2.发展练习:

一块长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分米,它的'长和宽可能是多少?

3.综合练习:

让学生任选身边的长方形平面。测录并求出它们的面积。

四、联系实际。贴近生活

在“非典”的防治工作中。学校要求每班都要出相关内容的黑板报。请你设计一下黑板报的格式。要求必须有长方形的“宣传画”及长方形的‘,留言板”板块,其他可以自由发挥。看谁的设计最美观、最合理,并算出相应板块的面积。

【设计意图】: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性。数学源于生活。要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,体验数学的价值。

  【课后反思】

本节课的设计。注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。让学生通过拼摆、观察、合作,经历整个知识的形成过程,循序渐进地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,突出体现“做数学”的思想,突出了数学的应用性。不足的是“导课”和“猜测设疑”用的时间过长,整个教学节奏把握不够紧凑,这是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。

小学数学教案 篇2

一、教学内容:

找规律

二、教学目标:

⒈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,使学生在观察、操作等活动中初步认识颜色,图形、物品的排列规律,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种颜色、物品及图形。

⒉通过涂色、摆学具、布置教室等活动,培养学生初步观察、推理和动手操作等能力,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。

三、教学重点、难点:

重点:⒈通过涂色找出颜色的交替规律。

⒉通过操作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,加深对图形排列规律的认识。

难点:通过涂颜色而不是摆卡片找出图形的`排列规律。

四、教具、学具的准备:

教师准备彩旗和五角星,学生准备塑料片。

五、教学过程:

㈠创设情境,激情引入。

师事先布置好教室,挂上彩旗和五角星。

:小朋友们最喜欢过什么节日啊?

生:新年、圣诞节、“六一”儿童节……

师:“六一”儿童节是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,马上就要到了,我们班准备开联欢会庆祝;所以老师打算用这些彩旗和五角星来布置一下教室,你们学得好看吗?(……)为什么你们会觉得这样挂好看呢?它们是不是随便挂的啊?(……)它们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挂的,是有规律的,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。(板书——找规律)

㈡引导探索,认识规律

⒈师指着彩旗:老师的彩旗还没挂完,要在这最后再挂上一面,你们猜猜,会是什么颜色?

⒉生猜中颜色(黄色)。

⒊师:为什么你们都猜黄色呢?

小学数学教案 篇3

教学目标

1.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.

2.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.

3.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.

教学重点

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.

教学难点

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.

教学过程

一、复习引入

(一)填空

已知六年级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∶2.

1.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( )

2.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( ),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( ).

3.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( ),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.比是( ).

4.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( ),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( ).

5.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( ),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( ).

6.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( ),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( ).

(二)口答应用题

六年级(1)班和二年级(1)班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保洁任务,平均每个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?

1.学生口答:1002=50(平方米)

2.教师提问

这是一道分配问题,分谁?(100平方米)怎么分?(平均分)

六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承担同样多的卫生区保洁任务,合理吗?

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?

3.谈话引入

在日常生活中,很多分配问题都不是平均分配,那么,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?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配问题.(板书:分配)

二、讲授新课

(一)把复习题2增加条件如果按3∶2分配,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?

(二)教师提问

1.分谁?(100平方米)

2.怎么分?(按3∶2分)

3.求的是什么?(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?)

小学数学教案 篇4

一、单元教学内容

平行四边形和梯形P56——P70

二、单元教学目标

1、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,会用直尺、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。

2、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。

3、通过多种活动,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。

三、单元教学重难点

重点:垂直与平行的概念;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。

难点:画垂线、画平行线、画长方形和正方形、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。

四、单元教学安排

平行四边形和梯形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7课时

第一环节 平行

1、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,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画一画,小组长组织大家把可能出现的图形汇总。

2、教师巡视,参与讨论,了解情况。

3、集中显示典型图形,强化图形表征。

(1)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。

(2)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,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?

4、整理图形,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形通过电脑来展示,并编上序号。这些图形,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?可以分成几类?为什么这样分?

6、根据研究需要,按照“相交”和“不相交”的标准进行分类。(重点讨论第3幅图,直线向两头无限延伸,因此应该是相交的)

总结: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:相交和不相交。相交又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的情况。

7、我们把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,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。记作a∥b,读作a平行于b。

(这里我们要强调一定是在同一平面内,举出反例异面直线也不相交的.反例,但不是平行的关系。)

8、你能说一说生活当中在哪里见过平行的位置关系吗?

第二环节 垂直

1、师黑板上把毛线拉,表示直一条直线,再拿出另一条毛线拉直,表示另一条直线,并与第一条相交。想一想两条直线相交成几个角?各是什么角?(如第4幅图)

2、如果教师转动其中一条直线,使∠1变成直角,那么这其余三个角会变成什么角?

3、在同一平面内,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,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。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,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。记作a⊥b,读作a垂直于b。

(这里要再次强调是在同一平面内,举出异面垂直的关系)

4、你能说一说生活当中在哪里见过垂直的位置关系吗?

(三)巩固发散

1、教材P57 做一做

(四)评价反馈

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。

(五)板书设计

平行与垂直(在同一平面内)

平行:a∥b 垂直:a⊥b

教学反思:通过观察、操作等学习活动,学生经历了认识垂直与平行线的过程,掌握其特征。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、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。

小学数学教案 篇5

  教学目标:

1、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及整理过程。

2、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,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。

3、初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

教学重、难点:数据的收集及整理

教具准备:统计图若干张

教学流程:

一、创设情境,提出问题

师:小朋友们,从幼儿园到现在,你们参加过哪些比赛呢?

师:小朋友们个个多才多艺,老师真为你们有这样的幸福生活而高兴。过几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,学校将举行一次大型的文体活动,我们班也准备组织一项活动比赛,大家高兴吗?应该组织哪一项活动比赛好呢?谁帮老师出出主意?

生自由发言

师:刚才,同学们都积极地给老师提出了建议,都勇于发表自己的.意见,你们都是提问能手。但是我们只能举行一项活动,你们说老师应该怎么办呢?

师:同学们的办法可真不少啊!这一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统计。(板书课题:组织比赛)

二、调查统计,解决问题

1、调查准备 明确要求

师:我们先以小组单位进行调查,请小组长把1号信封里面的统计图拿出来,大家仔细看一看、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?

生:这是一张最喜欢的活动统计图,有5个直条,下面写着跳绳、踢球、其他,还有两个括号。

师:是啊!有跳绳、踢球,还有两个项目没有告诉我们,你们说应该填什么活动项目好呢?其他是什么意思呢?

小学数学教案 篇6

教学目标:

1、通过练习,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,如何分析统计表。

2、使学生在练习中,在收集、整理、分析、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、相互沟通、相互促进,掌握本单元内容。

教学重点:

体验统计过程,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。

教学难点:

分析、提出合理化建议。

教学教法:

探究性实践作业。根据学生的实践作业进行分析、推理、判断,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出示教学目标

1、通过练习,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,如何分析统计表。

2、使学生在练习中,在收集、整理、分析、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、相互沟通、相互促进,掌握本单元内容。

二、出示自学指导

完成教材“练习一”的第6题。

1、师:同学们,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?

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,并将结果填入第6题表格内。

出示统计表。

提问:要完成这项统计,你准备怎么办?

2、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:举手或组内报名,小组汇报等。并说出统计的过程:收集整理数据→填写表格→进行分析。

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,师生合作完成“收集整理数据”。(强调数据的准确性。)

3、从你的.统计中,你发现了什么?有什么建议?

回答教材上的问题。

讨论:根据调查结果,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。

三、探究新知,自主探索

1、完成教材“练习一”的第4题。

(1)谈话:同学们,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?(家里有车的同学举手,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。)

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,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,各种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,你们看,几个同学正在统计一个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。根据他们的记录结果,你知道道路上的面包车、大巴车、小轿车、摩托车各开过多少辆吗?

(2)小组内分工,分发记录单。

学生填写,汇报,教师展示。

种类 面包车 大巴车 小轿车 摩托车

辆数 6 8 33 12

(3)回答问题。

这个路口10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?哪种车最少?(小轿车最多,面包车最少。)

<<<12>>>

如果再观察10分钟,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?(放手让学生讨论,说出理由。)

2、完成教材“练习一”的第5题。

出示统计表,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:每种书有多少?

回答问题(1)和(2)。

讨论: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,你有什么建议?

四、当堂检测

完成教学“练习一”的第7题。

1、出示条形统计图。

读懂统计图。

图中1格代表( )份。

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。

2、哪天卖出的《电视报》的数量最多?哪天最少?(星期六最多,星期一最少)

3、你还能发现什么?你能提出什么建议?(学生自由发言。)

4、如果每格表示2份《电视报》,上面的数据应该怎么表示?

小组讨论,互相说说。

指名回答说出数据。

教师小结:如果数据比较大,用一格有时候能表示更大的量,因此,我们在读条形统计图时,先要读懂每格表示多少。

五、课堂小结

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?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?

六、 抽查清

下面是本班同学喜欢的电视节目情况记录

动画片:12人 电视剧:10人 体育:9人 新闻:8人

把上面的数据记录下来并回答问题。

节目 动画片 体育 电视剧 新闻

人数

(1)喜欢( )电视节目的人数最多。

(2) 共调查了( )名同学。

种类 连环画 故事书 科技书 其他书

数量 20本 35本 45本 40本

(3)如果是你看电视,你会选什么节目?

下表是二(2)班图书角的藏书情况

(1)哪种书最多?

(2)图书角的藏书共有多少本?

(3)图书角要买一批新书,你有什么建议?

板书设计:

《【必备】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编6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